(一)防治原则
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植保方针,采取农业防治为主,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。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/T 8321(所有部分)规定。
(二)农业防治
1.合理修剪。结合树势以及茶角胸叶甲危害程度,春茶结束后进行轻、深修剪。为害重茶园且树势弱的茶园,在冬季停采后可进行重修剪或台刈。
2.在秋冬季或早春翻耕土壤,可结合茶园施肥、除草等耕作措施进行,翻耕土壤深度15cm~25cm,灭杀土中茶角胸叶甲幼虫和蛹。
(三)物理防治
1.人工捕杀。宜在成虫为害盛期在树冠下铺垫塑料薄膜,振动茶树,使茶角胸叶甲掉落在薄膜上,及时收集清出茶园并集中消灭。
2.色板诱控。每年4月成虫出土始发期,每667m2挂可降解红黄双色茶园诱虫板30~50张于茶丛下紧挨地面处和茶面平行处。
(四)生物防治
1.利用肥螋、蚂蚁、黑步甲、毛列步甲等茶角胸叶甲天敌防治。
2.宜在茶叶采摘期结束后优先使用白僵菌、绿僵菌、苦皮藤素等生物药剂。
表1 茶角胸叶甲生物药剂防治方法
药剂名称 | 使用剂量
(每667m2) |
防治适期和施药方式 |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|
400亿孢子/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| 100g | 盛蛹期、成虫出土前,拌细土撒施;成虫出土始发期,喷雾 | 2 |
2亿孢子/g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 | 5kg | 盛蛹期、成虫出土前,拌细土撒施 | 2 |
80亿孢子/mL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 | 40mL~60mL | 成虫出土始发期,喷雾 | 2 |
1%苦皮藤素水乳剂 | 30mL~50mL | 成虫出土始发期、盛期,喷雾 | 2 |
0.5%藜芦碱 | 50mL~70mL | 成虫出土始发期、盛期,喷雾 | 2 |
0.5%苦参碱水剂 | 70mL~90mL | 成虫出土始发期、盛期,喷雾 | 2 |
(五)化学防治
宜选用高效低水溶性化学药剂防治。全年药剂总使用次数应控制在2~3次,根据推荐剂量和安全间隔期使用。注意药剂交替使用,同一药剂在同一年不重复使用。
表2 茶角胸叶甲化学药剂防治方法
药剂名称 | 使用剂量(每667m2) | 防治适期和施药方式 |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|
24%虫螨腈悬浮剂 | 20mL~25mL | 成虫出土盛期,喷雾 | 1 |
15%茚虫威乳油 | 17mL~22mL | 成虫出土盛期,喷雾 | 1 |
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| 20mL~30mL | 成虫出土盛期,喷雾 | 1 |
(六)防控模式
防控技术 | 2月 | 3月 | 4月 | 5月 | 6月 | 7月~9月 | 10月~12月 |
人工捕杀 | √ | √ | √ | ||||
色板诱控 | √ | √ | √ | ||||
适时合理修剪 | √ | √ | √ | ||||
生物药剂防治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|||
化学药剂防治 | √ | √ | √ | ||||
翻耕土壤 | √ | √ | √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