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园虫害防治措施

一、茶蚜

防治措施:(1)人工防治:分批多次采摘,可破坏茶蚜适宜的食料和环境,抑制其发生。零星发生时可人工挑治或兼治。(2)天敌保护:茶蚜的天敌有瓢虫、草蛉、食蚜蝇等多种,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次数,保护自然天敌,达到自然控制的效果。(3)化学防治:当有蚜芽梢率达10%,或有蚜芽梢芽下第二叶平均虫口达20头以上时,有机茶园、绿色食品AA级茶园可喷施2.5%鱼藤酮300~ 500倍液,绿色食品A级茶园、低残留茶园可喷施2.5%溴氰菊酯乳油6000~ 8000倍液和15%茚虫威乳油2500~ 3500倍液。

天敌:瓢虫、草蛉、食蚜蝇等多种。

二、黑刺粉虱

防治措施:(1)物理防治:成虫期可用黄板诱杀,每亩20~25块。(2)田园管理:适时修剪、疏枝、中耕除草,增强树势,增进通风透光,抑制虫口数量增加。(3)生物防治:天敌韦伯虫座孢菌对黑刺粉虱幼虫有较强的致病性,使用浓度为每毫升含孢子量2亿~3亿个,防治应在一、二龄幼虫期。(4)化学防治:防治适期为卵孵化盛末期,喷洒10%联苯菊酯乳油5000 倍液、15%茚虫威乳油2500 ~3500倍液或24%溴虫腈悬浮剂1 500~ 1800倍液。防治成虫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,幼虫期提倡侧位喷药,药液重点喷至茶树中、下部叶背。

三、茶毛虫

防治措施:(1)人工捕杀:在11月至翌年3月人工摘除越冬卵块,生长季节于幼虫一至三龄期摘除有虫叶片;在茶毛虫盛蛹期进行中耕培土,在根际培士6~7cm,以阻止成虫羽化出土;成虫喜在16时前后羽化,此时多伏于茶丛或行间不活动,可人工踩杀。(2)灯光诱杀:在成虫羽化期,进行灯光诱杀和性信息素诱杀。(3)生物防治:防治时期掌握在幼虫三龄前,建议在幼虫幼龄期用每克含100亿活孢子的杀螟杆菌或青虫菌喷雾,也可用每毫升含100亿个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,选择无风的阴天或雨后初晴时进行喷雾防治。(4)化学防治:在三龄幼虫前用15%茚虫威乳油2 500~ 3500 倍液、24%溴虫腈悬浮剂1500~1800倍液、10%醚菊酯乳油2 000倍液、10%氯氰菊酯乳油、2.5%氯氟氰菊酯乳油或10%联苯菊酯乳3000~ 6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
四、灰茶尺蠖

防治措施:(1) 清园灭蛹:结合伏耕和冬耕施肥,翻耕士壞,可让落叶和表士中的虫蛹暴露在士表,使其不能正常越冬而死亡。(2)性信息素诱杀:在成虫期,采用灰茶尺蠖诱芯诱杀雄蛾,以减少下一代幼虫发生量。(3)药剂防治:可选用0.6% 苦参碱水剂 800~ 1000 倍液,或2.5% 溴氰菊酯乳油 3000倍液,或240 克/升虫螨腈悬浮剂 1500~2000 倍液等进行防治,施药时期宜掌握在低龄幼虫期;也可选择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 (1×104PIB •2000IU/ 微升茶核•苏云菌悬浮剂 500 倍液),在卵期或1龄幼虫期喷施。

五、茶潜叶蝇

防治措施:(1)人工摘除带虫叶。(2)药剂防治:防治适期应掌握在低龄幼虫期,可结合茶园其他害虫的防治进行兼治。

六、茶角盲蝽

防治措施:(1)物理防治:在成虫期可用黄板诱杀;茶园内不间作豆类作物,及时铲除杂草;及时分批勤采,必要时适当强采,控制种群密度。(2) 生物防治:在湿度高的地区或季节,提倡喷洒每亳升含800万孢子的白僵菌稀释液。(3)化学防治:及时喷酒 15%茚虫威乳油2 500 ~3500倍液、24%溴虫腈悬浮剂1500~ 1800倍液、22%噻虫嗪•高效氯氟氰菊酯种子处理剂4 500倍液、10%氯氰菊酯乳油或10%联苯菊酯乳油3 000 ~5000倍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