虫害:黑刺粉虱
学名: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
分类:半翅目粉虱科
为害部位:叶片
为害特点:主要以幼虫在叶背吸取汁液进行危害,其分泌物常诱发煤病,局部茶区发生严重时,茶园呈一片黑色,新抽出的芽叶瘦小,甚至茶芽不发,严重影响茶叶产量。
形态识别:黑刺粉虱成虫体橙黄色至橙红色,体背有黑斑。前翅紫褐色,有7个白斑;后翅淡褐色,静止时呈屋脊状。卵香蕉形,有一短柄与叶背相连,初产时乳白色,后渐变橙黄色至棕黄色,近孵化时紫褐色。若虫扁平,椭圆形,共3龄。初孵若虫淡黄色,后变黑色,体背有刺状物6对,背部有2条弯曲的白纵线;2龄若虫背部有刺状物 10对;3龄若虫体背隆起,有刺状物 14对。蛹漆黑色且有光泽,四周有白色水珠状蜡圈,背部刺状物雄虫有29对、雌虫有 30对。
生活习性:黑刺粉虱以老熟若虫在茶树叶背越冬。成虫喜栖息在茶树嫩芽上或嫩叶背,并吸取汁液补充营养。初孵若虫能缓慢爬行,但很快就在卵壳附近固定为害。
发生规律:浙江、福建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1年发生4代,以老熟幼虫在茶树叶背越冬,翌年3月化蛹,4月中旬成虫羽化,卵产在叶背面。杭州一至四代幼虫的发生盛期分别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、6月上旬至8月上旬、8月下旬至10月上旬、10月中旬至越冬。黑刺粉虱喜郁蔽的生态环境,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老龄茶圃中易发生,在茶从中的虫口分布以中下部居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