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测报调查
(一)卵量及孵化进度调查
1.根据当地茶园类型,选择有代表性地块作为调查茶园,每类型选调查茶园667m2(1亩)左右,宜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,每块调查茶园取样点不少于30个,每样点1m2茶丛。
2.查样点茶丛中下部老叶背面卵块数和被寄生卵块数,同时随机标定茶丛上有卵叶片不少于50片,查叶片上卵块数、卵块孵化数,按公式(1)计算卵块密度,按公式(2)计算卵块寄生率,按公式(3)计算卵块孵化百分率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
式中:
B—卵块密度,单位为块每平方米;
b—各样点卵块数;
n1—调查样点数;
s1—每样点茶丛面积,单位为平方米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(2)
式中:
G—卵块寄生率,单位为%;
g—各样点被寄生卵块数;
b—各样点卵块数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(3)
式中:
F—卵块孵化率,单位为%;
f—孵化卵块数;
m1—标定卵块数。
(二)幼虫虫口密度及发育进度调查
1.根据当地茶园类型,选择有代表性地块作为调查茶园,每类型选调查茶园667m2(1亩)左右,宜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,每调查茶园取样点不少于30个,每样点1m2茶丛。
2.查样点茶丛上幼虫数及天敌数,同时随机查茶丛上的幼虫不少于50头,逐头分龄。按公式(4)计算幼虫虫口密度,按公式(5)计算各龄级幼虫占幼虫总数的百分率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4)
式中:
D—幼虫虫口密度,单位为头每平方米;
d—各样点茶丛上幼虫数;
n2—样点数;
s2—每样点茶丛面积,单位为平方米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(5)
式中:
C—某龄级幼虫百分率,单位为%;
ci—某龄级幼虫数;
m2—分龄调查幼虫总数。
(三)幼虫普查
根据4.1的调查结果,于各代卵孵高峰后7天左右进行,选择不同类型茶园不少于5块,每块面积667m2左右,宜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,每调查茶园取样点10个-20个,每样点1m2茶丛。查样点茶丛幼虫数并分龄,记录于表,按公式(4)计算幼虫虫口密度,按公式(5)计算各龄级幼虫占幼虫总数的百分率。
(四)蛹羽化进度调查
1.根据当地茶园类型,选择有代表性地块作为调查茶园,每类型选调查茶园667m2(1亩)左右,宜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,每调查茶园取样点不少于30个,每样点1m2茶丛。
2.将样点上所有虫苞全部采下,剥查虫苞内的幼虫数、蛹数、蛹壳数,记录于表,按公式(6)计算羽化率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(6)
式中:
T—羽化率,单位为%;
t—各样点蛹壳数;
m3—各样点总活虫数(包括活幼虫、活蛹、蛹壳数)。
二、测报
1.茶小卷叶蛾卵孵期预测方法
(1)越冬代以外的其它代卵孵始盛期预测方法
卵孵始盛期=上一代成虫始盛期+上一代成虫产卵前期+当代卵历期
(2)越冬代以外的其它代卵孵高峰期预测方法
卵孵高峰期=上一代成虫高峰期+上一代成虫产卵前期+当代卵历期
(3)越冬代以外的其它代卵孵盛末期预测方法
当代卵孵盛末期=上一代成虫盛末期+上一代成虫产卵前期+当代卵历期
2.防治适期预测方法
防治适期=当代卵孵始盛期+当代一龄幼虫历期+当代二龄幼虫历期
三、防控指标:在采取农业防治、物理防治措施控制后,第一代和第二代的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茶丛幼虫量8头以上;第三代和第四代的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茶丛幼虫量15头以上,可用农药控制。实际应用中,还应根据当地当时茶园天敌种类和数量进行适当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