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害:茶云纹叶枯病
病原:有性态:Guignardia camelliae B utler;无性态: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
传播方式:雨水和露滴传播
症状识别:茶云纹叶枯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生,褐色,半圆形或不规则形,上生波浪状轮纹,似云纹状;后期病斑中央变灰白色,病斑上有灰黑色扁平的小粒点,且沿轮纹排列。嫩叶上的病斑初为圆形褐色,后变黑褐色。在枝条上可形成灰褐色斑块,椭圆形略凹陷,生有灰黑色小粒点,常造成枝梢干枯。
发病规律:茶云纹叶枯病为高温高湿型病害,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。病菌以菌丝体、分生孢子盘或子囊壳在树上病叶或士表落叶中越冬。翌春在潮湿条件下形成分生孢子,靠雨水和露滴传播。全年除冬季外,可多次重复侵染。高温高
湿发病重,以6月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最多。管理粗放、采摘过度或遭受螨类危害、冻害、日灼等致使的树势衰弱,幼龄和台刈的茶园以及遭日灼的叶片易于发病。大叶型品种一般表现感病。